西山煤电电力公司自2017年以来先后接收了前、后山 17 座原矿属35kV变电站,由于历史成因各变电站设备状况参差不齐、建筑破旧、站内道路斑驳,还有如开关柜老旧、后台传输、测温系统不稳定等,无一不制约着安全供电的扎实推进。作为西山前、后山矿区专业的供电团队,该公司一直以来时刻把设备治理和工作环境改善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决心以时不我待的锐意进取,用三年时间实现到2021年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趋于完善、风险预控能力显著提高,确保2022年实现本质安全指标达标。
加强党建引领,提升堡垒先进功能
运行、检修、稳定永远是电力公司的“三大安全主题”,他们党政班子成员通过党建三基的“培根固本”抓“关键少数”、真正做到了“一级做给一级看”,“党员带着群众干”。
共产党员、马兰站站长张德文,在马兰站“闭站值守、抗疫”48天,愣是吃光了五箱方便面…………
共产党员、屯兰工区工区长吴军,在屯兰工广站的技改工程中,为保证技改工作的绝对安全,至始到终吃住在变电站。六个月的技改时间,技改跑出了电力公司的加速度,而他的发际线却又秃出了“新高度”,嗓子也呈现出了新的“嘶哑度”。
“树先进一个,带工作一片”电力公司始终把党建三基和工区标准化工作有机地衔接起来,通过各个工区的支部建设使每个党员“朝气蓬勃”,又通过党员的示范让整个工区的基础工作“有模有样”。在电力公司党员不仅是响当当的“名号”,更是实打实的“影响”。
加强“三个管理”,提升设备防范能力
“三个管理”即——“设备基础管理”,就是要狠抓重复性缺陷治理,重点强化设备定期工作管理,加强电缆防火治理,完善现场防火措施。充分利用好红外测温、在线监测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技防手段,每周通过定期排查、梳理设备缺陷。
“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向检修要安全,合理、科学安排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加强设备运行管理”——运行管理应根据迎峰度夏、防雾、防寒、特殊时期保供电等多种需要,而进行“动态管理”、“科学调度”,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段的运行管理,2021年还将对原《电力公司变电站运维管理规定》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真正实现司辖电网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加强新技术推广,提升线路运维水平
电力公司供电线路多数跨经采空塌陷区,受地质灾害、风雨雷电、树木逼仄、建筑施工等影响较大,同时再加上线路使用材料年限等多种因素叠加严重制约着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这就需要从设计、选型、施工、验收等诸多环节入手,进一步规范线路杆塔、导线(电缆)及附属设施的使用标准,分别建立各类产品准入机制,对现有质量差、服务差的厂家进行淘汰,从材料入口构筑起确保供电系统本质安全的坚实壁垒。对部分35kV线路加装智能温度在线监测及视频监控装置,通过杆塔测温、杆塔倾斜、视频监控等监测手段,对线路关键点、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测。
熟练应用无人机巡视、测温,购置激光炮,在不停电情况下能及时清除线路的悬挂异物,通过装备升级换得安全提档。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做好单电源期间发生全站失电的风险管控,真正做到预案有效、风险可控。
加强岗位练兵,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好设备只有好运用,才能发挥好作用。加强主要生产管理人员素质和技能培训,一线员工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培训考核,将“班前会”、“两票三制”、安全培训教育等制度执行与班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班组管理基础性作用。通过培训、比武等多种方式促进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提升,使职工了解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措施。知晓岗位的危险源、风险点和防范措施,提高检修、运行、操作质量。培训重点在最基础的常识上,比如巡视内容、如何正确使用三表、如何倒闸操作、变压器跳闸如何处理、线路跳闸如何处理、线路接地如何处理、全站失电如何处理、发现告警或其它异常信息如何汇报等,真正让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区队级领导清楚明白自己所管变电站的设备性能。提升职工素质,提高专业水平,组织开展变配电工和内部队级干部比武。各级干部带头进行培训授课,充实职工的专业技术知识。充分发挥虎峪河35kV变电站培训基地作用,将三段母线退出一段,利用现有一、二次设备,从设备操作、维修、二次接线等方面全年实行轮训,提升全员业务能力。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变电站的站长、安全员、技术员负责对本站考试最后一名的职工进行包保培训,按期考核,不过关的降工资,区队级考核不过关的降低工资待遇,连续几次不过关的取消相应工资待遇。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一体化管理机制,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充分利用工资杠杆激励作用,工资分配倾向偏远变电站、枢纽变电站一线人员,让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多劳多得;让能吃苦、肯钻研、多劳动的人多劳多得。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通过三年时间的隐患整治,一个系统更稳、装备更优、人员更精的“新电力”,将会在未来“新焦煤,新西山”的建设中书写愈发精美的时代画卷。